水泥防水知识
水泥技术|预分解窑产生结圈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作者:防水之家  建材之家    2017-01-20  浏览:100
防水之家讯:当窑内物料温度达到1200℃左右时就会出现液相,随着温度的升高,液相黏度变小,液相量增加。此时,暴露在热气流中的窑衬温度始终高于窑内物料温度。当它被料层覆盖时,温度突然下降,加之窑筒体表面散热损失,液相在窑衬下凝固下来,形成新的窑皮。窑继续运转,窑皮又暴露在高温的热气流中被烧熔而掉落下来。当它再次被物料覆盖时,液相又凝固下来,如此周而复始。假如这个过程达到平衡,窑皮就不会增厚,这属正常状态。如果粘挂上去的多,掉落下来的少,窑皮就会增厚,反之则会变薄。当窑皮增厚到一定程度就形成结圈,而形成结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入窑生料成分波动大,喂料量不稳定

实际生产过程中,窑操作员最头疼的事是入窑生料成分波动太大和料量不稳定。窑内物料时而难烧时而好烧或时多时少,遇到高K H 料时,窑内物料松散,不易烧结,窑头感到“吃火”;遇到熟料f -C a O 高或料量多时都迫使操作员要加煤以提高烧成温度,有时还要降低窑速;遇到低K H 料或料量少时,窑操作不能及时调整,烧成带温度偏高,物料过烧发黏,稍有不慎就形成长厚窑皮,进而产生熟料圈。

(2)有害成分的影响

分析结圈料可以知道,C a O +A 12O3+Fe2O3+SiO2含量偏低,而R2O 和S O3含量偏高。生料中的有害成分在熟料煅烧过程中先后分解、气化和挥发,在温度较低的窑尾凝聚黏附在生料颗粒表面,随生料一起入窑,容易在窑后部结成硫碱圈。在入窑生料中,当M g O 和R2O 都偏高时,R2O 在M g O 引起结圈的过程中充当“媒介”作用而形成镁碱圈。根据许多水泥厂的操作经验,当熟料中M g O >4.8%时,能使熟料液相量大量增加,液相黏度下降,熟料烧结范围变窄,窑皮增长,副窑皮增厚。有的水泥厂虽然熟料中M g O <4.0%,但由于R2O 的助熔作用,使熟料在某一特定温度或在窑某一特定位置液相量陡然大量增加,黏度大幅度降低,迅速在该温度区域或窑某一位置黏结,形成熟料圈。

(3)煤粉质量的影响灰分高、细度粗、水分大的煤粉着火温度高、燃烧速度慢、黑火头长,容易产生不完全燃烧,煤灰沉落也相对比较集中,因此就容易结熟料圈。取样分析结圈料未燃尽煤粉较多,就是例证。另外,喂煤量的不稳定,使窑内温度忽高忽低,也容易产生结圈。

(4)一次风量和二次风温度的影响三风道或四风道燃烧器内流风偏大,二次风温度又偏高,则煤粉一出喷嘴就着火,燃烧温度高,火焰集中,烧成带短,而且位置前移,这就容易产生窑口圈,也称前结圈。

防水之家是专注防水,泥水,防水材料,防水涂料的新闻资讯和防水,防水材料,防水涂料等各十大品牌的装修效果图和网上购物商城,敬请登陆防水之家:http://fangshui.jc68.com/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和观点为作者所有,本站只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有涉嫌抄袭/侵权/违规内容请联系QQ:275171283 删除!

    上一篇:沈阳地暖安装行业在线答疑活动

    在不久前沈阳地热安装服务市场相关单位组织了一场专家在线答疑活动,在活动现场业主们提出的各种地热行业相关的问题都得到了详细的解答。其中家住深圳的张女士家中有一个六个月大的宝宝,也是考虑到孩子还小以后可能会在地上玩耍就想安装地热供暖系统,但是这个问题遭到了家人的反对,毕竟深圳的温度并不会很低,没有安...

    下一篇:苏州绿之城谈谈贴膜玻璃的国内外情况

    楼房贴膜全世界已有170多个国家广泛使用,对节省能源和安全十分有效。因我国目前无一家建筑膜生产商,均靠欧美国家进口。我国1991年开始引进主要用于银行、医院及高档住所,随着光污染逐渐侵害人们的健康,也随着我国消费习俗逐渐和国外接轨,楼房贴膜的功能及给人们带来的健康让人们逐渐接受,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
更多»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更多»有关 的产品:
  • 防水资讯
  • 发表评论 | 0评
  • 评论登陆
  • (c)2015-2017 ByBc.CN SYSTEM All Rights Reserved BY 专精特新 网站地图